”打响名堂的大班面包西饼,正式宣告全线结业。事实上,大班面包西饼传出财困已久,有香港媒体此前已报道,大班面包西饼先后被曝拖欠薪酬,并被业主入禀追讨租金,经营状况备受市场关注。
如今,2025年的中秋又将来临了,可这个陪伴我们多年的品牌却已悄然落幕。而大班月饼,又是如何从辉煌走向衰败的呢?
时光回溯到 1984 年,香港的街头巷尾弥漫着浓郁的烘焙香气,大班面包西饼在这片美食沃土上应运而生,创始人郭鸿钧凭借着对烘焙的热爱与执着,开启了一段甜蜜的商业旅程 。最初,大班面包西饼和众多普通的面包店一样,售卖着常见的面包和西饼,虽没有特别出彩之处,但也在市场中稳稳扎根,收获了一批忠实的本地食客。
1989 年,注定是大班面包西饼发展历程中不平凡的一年。这一年,大班凭借着大胆创新和对市场敏锐的洞察力,首创了冰皮月饼。当时,传统月饼市场几乎被广式、苏式等传统月饼所垄断,它们大多有着厚重的糖浆皮,口感偏甜腻。而大班研发的冰皮月饼,却宛如一股清新的风,打破了传统月饼的刻板印象。其冰皮采用糯米粉等原料制成,呈现出半透明的色泽,外观精致独特,区别于传统月饼的金黄外皮;口感上,冰皮软糯 Q 弹,搭配上细腻的馅料,入口即化,带来一种前所未有的清凉、爽滑体验,尤其适合在炎热的中秋时节食用 。
冰皮月饼一经推出,便迅速吸引了消费者的目光,在香港市场引发了抢购热潮。它不仅满足了人们对美食的新鲜感,还因其低糖、低油的特点,迎合了当时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,一时间成为了月饼界的新宠,无论是家庭聚会还是节日送礼,冰皮月饼都成为了热门选择。
随着口碑的传播,大班冰皮月饼的影响力逐渐扩大,从香港蔓延至内地市场。在内地,冰皮月饼同样受到了热烈欢迎,各大城市的商场、超市纷纷引入,每逢中秋佳节,大班冰皮月饼的专柜前总是人头攒动 。大班也借此东风,不断拓展业务,在香港和内地开设了多家分店,品牌知名度和市场份额一路飙升,成为了冰皮月饼领域的领军品牌,也让 “冰皮月饼” 这个概念深入人心,改变了整个月饼行业的格局 。
然而,命运的转折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。在 2019 年,香港社会局势动荡不安,各种不稳定因素交织。就在这个敏感时期,郭鸿钧的儿子郭勇维,这位在大班面包西饼担任重要职位的 “太子爷”,在社交媒体上的一系列不当行为,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,给大班品牌带来了毁灭性的打击 。
郭勇维在社交平台上接连发布多条支持乱港分子的帖子,字里行间充斥着对香港警察的讥讽以及对乱港行为的不当支持,这些言论严重伤害了广大爱国人士的感情,也挑战了国家主权和民族大义的底线。他似乎忘却了自己作为一个企业管理者的社会责任,以及大班品牌在内地市场所积累的深厚情感基础。很快,这些帖子在网络上迅速传播,引发了轩然 。
《人民日报》等权威媒体第一时间对郭勇维的不当言论进行了严厉抨击,将他的错误行径公之于众,内地网友们得知此事后,义愤填膺,纷纷自发地对大班品牌发起行动 。在爱国情怀的驱使下,大家用实际行动表达对乱港行为的零容忍,内地电商平台更是火速下架了大班冰皮月饼及相关产品,曾经在电商平台上热销的大班月饼,瞬间消失得无影无踪,仿佛从未出现过一样 。
面对如此巨大的舆论压力,郭勇维起初或许并未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,试图以一句 “纯属个人分享” 且 “与大班西饼面包公司无关” 的道歉声明来敷衍了事 。大班公司也急忙发表声明,试图与郭勇维划清界限,强调这只是他的个人行为,不代表公司立场。然而,这样的声明在汹涌的民意面前显得苍白无力,消费者们并不买账,他们坚信,一个企业的管理者的言行,必然反映着企业的价值观 。
这次事件对大班品牌形象的打击是致命的,曾经备受消费者喜爱和信赖的大班月饼,一夜之间成为了众矢之的。市场份额大幅缩水,不仅仅是内地市场,香港本地的消费者也对大班产生了信任危机,纷纷转向其他品牌。原本计划在内地市场大展宏图的大班,在这场风波之后,不得不面对门店关闭、销量暴跌的惨淡局面,辉煌一时的大班月饼,从此走上了下坡路,曾经的商业传奇开始逐渐褪色 。
2021 年,在大班品牌陷入困境之际,廖志强挺身而出,以商人的果敢和对市场的敏锐判断,全盘收购了大班及鸿和集团,成为了大班的新掌舵人 。廖志强出身建筑业,在企业并购重组领域有着丰富的经验,他接手大班,无疑是怀揣着让这个老牌企业重焕生机的雄心壮志 。
廖志强深知,想要拯救大班,必须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。他先是对品牌形象进行了重塑,更改了公司标志,新的 “大班 Tai Pan” 标志,设计更加简洁现代,试图摆脱过去的阴霾,展现出全新的活力与风貌 。同时,他还大力推动分店翻新计划,投入资金对店内装修、陈列布局等进行升级改造,明亮的灯光、温馨的装饰以及现代化的货架,让分店焕然一新,营造出更加舒适、时尚的购物环境,以吸引年轻消费者的目光 。
为了迎合当下年轻人的消费喜好,bwin官网廖志强还积极推动品牌年轻化和健康化 。在产品研发上,团队不断推陈出新,除了保留经典的冰皮月饼口味,还研发出了一系列创新口味,如芝士流心、多肉鲜果等,将时尚元素与传统月饼完美融合 。同时,针对消费者对健康饮食的追求,推出了低糖、低脂的月饼产品,使用天然食材和代糖,减少添加剂的使用,满足了健康饮食追求者的需求 。此外,大班还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,在疫情期间,捐出港币一百万作为学童防疫物资补贴资助金,展现出企业的社会责任感,试图重新赢回消费者的信任 。
在拓展市场方面,重返内地市场成为了廖志强战略布局中的重要一环。他深知内地市场的巨大潜力,也明白大班曾经在内地积累的品牌知名度是一笔宝贵的财富 。2024 年,新管理层在深圳主礼了大班冰皮新品发布会,正式吹响了重返内地市场的号角 。通过与电商平台合作、开设线验店等方式,大班试图重新打开内地市场的大门 。
然而,现实却给了廖志强沉重的一击。尽管他付出了诸多努力,大班却始终未能重现昔日辉煌 。资金困境如同一座大山,压得大班喘不过气来 。改革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,从品牌重塑、店铺翻新到产品研发、市场推广,每一个环节都需要真金白银的支持 。而在经历了 2019 年的风波以及疫情的双重打击后,大班的资金储备早已捉襟见肘 。为了维持运营,廖志强甚至将家族持有的中半山世纪大厦豪宅进行抵押,向财务公司借贷,但这也只是杯水车薪 。
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也远超想象 。在大班陷入困境的这几年,月饼市场早已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。众多新兴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,它们凭借着新颖的产品、灵活的营销策略,迅速抢占市场份额 。同时,一些传统品牌也在不断创新升级,加大市场投入 。面对如此强劲的竞争对手,大班想要突出重围,谈何容易 。曾经引以为傲的冰皮月饼,如今市场上早已琳琅满目,消费者的选择越来越多,大班的产品优势不再明显。再加上郭勇维事件的负面影响依然存在,消费者对大班的信任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 。即使大班推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,但在消费者心中,那个支持乱港分子的 “大班” 形象依然挥之不去 。这使得大班在市场推广过程中,遭遇了重重阻力,销量始终无法达到预期 。
从 2025 年初开始,大班的财务危机愈发严重 。多间分店和厂房因拖欠租金,被业主入禀追讨,累计欠款近 200 万港币 。员工的薪资也出现了拖欠情况,220 名员工因 “拖粮” 到相关部门投诉,涉及金额约 43 万元 。内部管理也陷入混乱,公司高层离职,人心惶惶 。尽管廖志强想尽办法应对,但最终还是无力回天 。2025 年 6 月 24 日,大班面包西饼无奈宣布全线结业,曾经的冰皮月饼巨头,就此落幕 。
2025 年 6 月 24 日,这一天对于大班面包西饼的员工和忠实顾客来说,充满了悲伤与无奈 。当清晨的阳光洒在香港的大街小巷,人们发现,曾经热闹的大班分店,如今大门紧闭,铁闸上张贴着醒目的结业告示 。旺角亚皆老街、香港仔中心、葵芳盛芳街、北角英皇道等地的分店,无一例外,都陷入了寂静 。员工们聚集在店门口,脸上写满了焦虑与迷茫,他们不仅失去了工作,还面临着被拖欠工资的困境 。据香港酒店及餐饮从业员协会透露,早在 23 日就收到了大班面包西饼员工的求助,称公司出现拖欠工资的情况 。劳工处也证实已收到受影响员工的求助,并积极展开协助,若发现有涉嫌违反《雇佣条例》的情况,将进行刑事调查 。
大班月饼的倒闭,不仅仅是一个品牌的消失,它如同一块巨石,在行业中激起了千层浪 。对于国内任何一家企业来讲,这无疑是一记沉重的警钟 。
大班冰皮月饼的倒闭,本质上是其核心管理层背离民族大义、挑战国家主权底线 年香港 “修例风波” 期间,品牌创始人之子郭勇维在社交媒体公然支持乱港分子,不仅发布侮辱爱国人士的图片,还转载煽动分裂的言论环球网。这种行径严重伤害了中国人民的民族感情,触碰了 “一个中国” 原则的红线,直接引发内地市场的全面。
从民族大义角度看,中国消费者对分裂言行零容忍的态度,是维护国家统一的集体意志体现。郭勇维作为品牌 “太子爷” 的特殊身份,使公众将其言论与品牌深度绑定。尽管大班公司事后急于切割,强调 “纯属个人行为”,但这种 “台前割席、幕后纵容” 的姿态难以服众。人民日报等权威媒体点名批评后,内地电商平台迅速下架所有产品,华润万家、沃尔玛等商超同步清空货架,这种全民自发的行动,正是中华民族维护国家主权的坚定决心的体现。
从商业伦理角度,品牌价值观与国家核心利益的冲突具有不可调和性。大班冰皮作为冰皮月饼的发明者,曾凭借创新在内地市场占据一席之地,但其管理层未能意识到:企业的商业成功必须建立在尊重国家主权的基础上。郭勇维的言论曝光后,品牌在天猫、京东等平台的搜索结果被屏蔽,经销商被迫销毁价值数千万的库存,这种 “市场死亡判决” 揭示了一个真理 —— 任何挑战国家底线 亿中国人民的爱国力量彻底淘汰。
更深层次看,大班的倒闭折射出 “港独” 势力对香港经济的严重伤害。郭勇维的行为不仅葬送了家族 40 年的心血,还导致 200 多名员工失业、1600 万元欠薪无法追回。这种 “祸港害己” 的结局,与那些在 “修例风波” 中损毁香港经济根基的乱港分子形成鲜明对照。正如新股东廖志强所言,冰皮月饼是香港员工的智慧结晶,但郭氏家族的政治投机使其失去传承可能。
历史终将证明,任何试图分裂国家的行径都将付出惨痛代价。大班冰皮的案例警示所有企业:国家主权高于一切,商业利益必须服从民族大义。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,唯有与国家同呼吸、共命运,才能赢得市场的尊重与长远发展的机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