bwin官网本报告基于外卖/即时零售平台用户进行调研,分析美团、阿里、京东补贴竞争下的用户行为变化、市场格局及行业趋势。
政策端:2025年上半年,京东高调进军外卖赛道,引发行业激烈补贴大战。0元购、满减红包等强力补贴席卷市场,短期内极大刺激用户消费。随着规范政策出台,补贴红利退潮,补贴大战告一段落。
市场端:补贴成为平台获客促活的核心武器,补贴大战激活行业活跃度,用户下单频率、品类尝试和平台切换意愿大幅提升。补贴推动平台间流动加剧,补贴结束,平台竞争将从价格战转向价值战。
用户端:活跃用户价格敏感度高,平台忠诚度弱。用户频繁切换平台、叠加优惠、尝试新品类。补贴减少后,用户对价格、服务、商品质量要求提升。调研显示用户对极速配送、健康餐、品类创新等新服务需求强烈,具备付费意愿。
未来趋势:行业由补贴驱动转向价值驱动,平台需在服务创新、商品品质、精细化运营等方面构建可持续竞争力。用户结构和消费习惯深刻变化,推动行业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。
2025年4月,京东进入外卖市场,引发平台间激烈的补贴大战,各大平台相继推出“0元购”“1元购”等优惠举措。随着监管介入和头部平台表态,8月初补贴大战迎来急刹车。
本次调研聚焦外卖/即时零售活跃用户,涵盖不同城市、年龄层和收入群体,旨在为行业从“补贴大战”向“价值竞争”转型提供数据支持与前瞻洞察。
城市分布:一线和新一线城市接近六成,二线%,外卖服务已广泛渗透各级城市。
年龄结构: 受访者中外卖/即时零售用户以26-40岁为主(64.10%),其中31-35岁占比最高(27.72%)。
职业/收入:74.5%为上班族,自由职业者、个体经营者等群体占比可观,月均可支配收入5000元以上人群超八成。
洞察:外卖/即时零售行业已成为中坚人群的日常消费标配,用户消费能力强,市场具备服务升级的基础。
调研显示,外卖/即时零售已深度融入用户日常生活,近七成用户每周下单3次及以上,其中40.94%每周下单3-5次,22.05%每周6-10次,7.24%高频用户每周下单超10次,消费频次高。
“懒/不想出门”(63.94%)和“太忙没时间做饭”(55.91%)是最主要下单动因,天气不佳、临时加班、朋友聚会等场景需求同样显著,外卖/即时零售消费已成日常刚需。
82.47%的用户对外卖平台有较强依赖(35.39%非常依赖,47.08%有点依赖),进一步证明外卖/即时零售消费已深度融入用户日常生活,成为不可或缺的生活服务方式。
洞察:外卖/即时零售消费正由“应急需求”全面升级为“生活方式”,多场景、多时段、多品类的高频需求,不断拓展平台服务边界,也为平台由单一送餐向“全场景生活服务商”转型带来广阔空间和机遇。
补贴大战期间,平台促销和补贴加速了用户的跨平台流动。“近三个月用户平台渗透率”数据显示,美团外卖(81.10%)、京东秒送(69.76%)、淘宝闪购(66.46%)、饿了么(64.25%)的渗透率均超六成,平均每人使用3.86个平台,平台流动性大幅提升。/*平均每人使用平台数=多选题使用平台总数/答卷人数*/
补贴大战增强了用户尝试新平台的意愿。调研数据显示,55.37%的受访者在近三个月内首次尝试了京东秒送,53.89%尝试了淘宝闪购,38.89%尝试了美团外卖。此外,美团闪购(32.78%)、饿了么(29.07%)、美团买菜(15.56%)等平台也有一批新用户流入。
补贴大战后,平台分化格局初步显现。用户回归理性,当询问用户对平台的保留意愿时,67.61%的用户计划继续保留美团外卖,47.24%愿意保留京东秒送,饿了么和淘宝闪购的保留率分别为45.66%和45.02%。
同时,52.61%用户暂无卸载计划,仅13.11%用户表示将卸载部分平台,多平台结构仍将长期存在。京东秒送卸载率18.64%、美团外卖17.69%,饿了么14.22%。外卖服务已深度融入日常生活,即使补贴减少,多数用户仍会保留部分平台,作为提升生活便利性的工具。
洞察:促销补贴不仅提升了平台渗透率和使用频次,也激发了用户对新平台的尝试意愿。补贴退潮后,用户回归理性,美团外卖等头部平台保留率领先,多平台共存格局依然稳固。
超九成用户关注本次补贴活动。63.31%用户非常关注,主动了解本次平台促销活动,33.86%“有所关注”,活动影响力大。
63.67%用户经常因补贴主动下单,32.70%用户“偶尔下单”,补贴消费推动力强。
平台切换意愿增强:90.20%用户因补贴在不同平台间切换(38.86%经常,51.34%偶尔),平台黏性下降。
新品类尝试:89.41%用户尝试原本不常买的新品类,补贴带动平台品类消费拓展。
消费习惯改变:73.62%用户因补贴减少自做饭/食堂用餐频次,外卖渗透日常生活。
消费观念改变:72.51%“更加注重平台优惠和折扣”,67.77%“更倾向于选择性价比高的外卖”,价格成为重要因素。
77.19%用户会叠加使用多种平台内优惠,61.40%会进行跨平台比价,40.03%会利用新用户优惠或切换账号获取更大优惠,35.89%选择与朋友拼单,用户“薅羊毛”意识明显。
洞察:“补贴大战”极大地提升了用户对平台促销的关注度和参与度,成为推动高频消费和新品类渗透的核心动力。然而,补贴也同步削弱了用户平台黏性,强化了“价格驱动型”迁移与“薅羊毛”行为,使用户更倾向于多平台比价和多重薅补贴。
价格优惠方面,淘宝闪购以35.55%的用户选择位列第一,美团外卖为27.80%,京东秒送为22.27%,分列二、三位,成为用户感知价格优势最明显的平台。
配送速度上,京东秒送以32.70%的高占比居首,美团外卖(24.80%)和饿了么(21.17%)紧随其后,显示出京东秒送在配送领域的优势。
品类丰富维度,美团外卖(24.64%)、饿了么(16.43%)、美团闪购(10.58%)排名前三,体现了其在产品多样性方面的优势。
服务体验方面,京东秒送(6.32%)、饿了么(5.85%)和盒马鲜生(4.11%)最受用户认可,用户对其整体服务质量评价较高。
45.02%用户认为补贴/优惠是选择平台的首要因素,45.50%认为“有影响,但不是唯一因素”,表明用户对价格敏感度高但也重视体验与服务。
洞察:随着平台间补贴大战趋于理性,外卖/即时零售用户正从单一的价格敏感型,逐步转向“价格+体验”并重。平台需在保持价格竞争力的同时,持续强化软实力,才能在日益分化的市场中建立更具黏性的竞争壁垒。
补贴退坡后,用户希望平台优先改进商品/食品质量(58.45%)、配送时效(47.39%)、价格稳定性(44.39%)。
极速配送(51.50%)和健康餐/低卡套餐(47.87%)是最受欢迎的创新服务。同时品类多样化(46.13%)和智能个性化推荐(40.92%)也受到用户高度关注,显示出用户对高效配送、健康饮食、多样选择和个性化体验的综合需求。
在付费意愿方面,健康餐定制(44.87%)、智能推荐(35.55%)和极速达/专人配送(31.28%)获得显著认可,表明用户对个性化、健康化服务的内在需求。
洞察:用户对品质、效率、创新服务的期待日益提升,平台唯有关注并满足这些理性回归需求,才能建立可持续的核心竞争力。
本次调研显示,补贴大战为外卖/即时零售行业带来了用户规模和品类购买增长,但也导致了用户价格敏感度上升、平台忠诚度下降等深层变化。随着补贴退坡,行业已步入新一轮洗牌期。
提升商品/食品质量与配送时效,打造稳定、可靠的消费体验,成为用户长期选择的基础。
开发极速配送、健康餐定制、智能推荐等高附加值服务,满足用户对个性化、高品质服务的需求。充分利用自身优势,打造更全面的服务生态,实现从单纯送餐向生活服务解决方案提供商的转型。
建立透明、稳定的价格体系,通过会员制度为忠诚用户提供合理优惠,避免价格战的恶性循环。探索更透明的会员体系或订阅模式,让用户对平台优惠有更清晰、可预期的认知。
利用数据和技术手段,洞察高价值用户需求,推动服务分层和精细化运营,提升核心用户的留存与付费意愿。
后补贴时代,外卖/即时零售行业比拼的不再只是价格,而是服务、效率与创新能力。唯有真正理解和满足用户的核心需求,持续提升服务品质、创新能力与用户体验,平台方能在新一轮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,实现可持续成长。
消费金额变化轨迹:通过补贴前-补贴中-补贴后三个阶段的对比分析,揭示用户消费金额的真实变化情况。
品类消费演进趋势:系统梳理用户在不同阶段的品类选择变化,识别新兴品类增长点和传统品类的发展轨迹。
未来消费预期分析:结合用户消费意愿调研,预测行业中长期发展方向和增长潜力。